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和功能性狭窄,可以通过抗炎药物来控制炎症,缓解因炎症导致的狭窄。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和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这些药物能够减少局部炎症反应和水肿,从而改善狭窄状况。
2.内镜介入:对于短段的纤维化狭窄,可以考虑通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进行治疗。这种方法适合狭窄长度较短且没有炎性活动的患者,但需注意可能出现穿孔等并发症。
3.手术干预:当狭窄引发严重的梗阻症状,如持续性腹痛、恶心呕吐或饮食完全无法通过时,需要手术治疗。最常见手术方式为小肠部分切除术或狭窄成形术,可以有效解除梗阻。但需权衡手术风险与疾病复发的可能性。
4.术后管理:手术后需继续进行药物调整,以预防克罗恩病复发。同时建议高热量、低纤维饮食以减轻肠道负担。
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