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去除病因:肠梗阻通常是由炎症引起,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治疗的第一步是针对原发的炎症性疾病进行处理,这可能需要使用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2.缓解症状:对于因肠梗阻而出现的疼痛、腹胀等症状,常规采用禁食及胃肠减压的方法,以减少肠内容物积聚,缓解不适症状。鼻胃管插入可以有效地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肠内压力。
3.恢复水电解质平衡:由于呕吐和缺乏进食,患者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静脉输液是必要的,以确保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
4.观察与手术评估:大多数炎症性肠梗阻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得到缓解。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症状没有好转或发生严重并发症,则需考虑手术干预。手术目的在于解除梗阻及处理相关并发症。
5.营养支持:长期肠梗阻患者可能需要肠外营养支持,以保证身体必要的营养摄入。特别是在无法经口进食的情况下,更显得尤为重要。
炎症性肠梗阻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做出个体化的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是关键,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