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肝穿刺和介入的区别是什么

2024-10-3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脾肝穿刺和介入手术在方法、目的和适应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方法:

脾肝穿刺:主要通过细针或粗针穿刺获取肝脏或脾脏组织样本。通常在超声或CT引导下进行,以确保准确性。

介入手术:是指通过血管途径(如动脉、静脉)使用导管、球囊等器械进行治疗或诊断的微创手术。这类手术包括肝脏动脉栓塞、经皮肝穿胆道引流等。

2.目的:

脾肝穿刺:主要用于诊断,帮助确定疾病性质,如肿瘤的良恶性、炎症类型等。也可用于某些情况下的治疗,例如脓肿抽吸。

介入手术:多用于治疗目的,如肝癌的局部治疗、止血、解剖学结构重建等。部分情况下也可用于诊断,比如血管造影。

3.适应症:

脾肝穿刺:适用于怀疑有肝脏、脾脏病变,需要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如慢性肝病、肝硬化、肝脏占位性病变等。

介入手术:适应症较广,包括但不限于肝癌患者需要栓塞治疗、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需要分流手术、急性出血需要止血等。

脾肝穿刺主要用于诊断目的,通过获取组织样本提供病理依据;介入手术则更多用于治疗,通过微创方式解决病变问题。两者各有适应症和技术要求,因此在具体操作前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