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监测体温:化疗患者应定期监测体温,尤其是出现发热症状时。体温超过38摄氏度,应立即引起重视。
2.血常规检查:化疗可能导致白细胞减少,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数低于0.5×10^9/L)。此时,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一旦伴随发热,需紧急检查血常规。
3.感染部位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评估可能的感染部位,如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部位,进行相关检测如胸片、尿液分析或皮肤培养等。
4.抗生素治疗:如果怀疑有感染,医生通常会立即开始经验性广谱抗生素治疗。在明确病原菌后,可调整为针对性的抗生素,以最佳控制感染。
5.支持治疗:对于严重的发热和感染,可能需要住院治疗,提供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甚至使用升白细胞药物(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来增强免疫功能。
6.避免自我用药:化疗后的发热不能自行盲目使用退烧药或抗生素,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避免掩盖病情或产生抗药性。
7.预防措施:化疗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适当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提高身体抵抗力。
化疗后的发热可能是感染的警示信号,需要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诊疗建议,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