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有什么危害和副作用

2024-10-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常用于医疗诊断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其主要危害和副作用如下:

1.辐射风险:MRI利用强大的磁场和射频波进行成像,不产生电离辐射,因此与X射线或CT扫描相比,辐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

2.磁场影响:MRI的强磁场可能会对体内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及金属夹等产生影响,这些金属物品在强磁场下可能移动或功能失效。在进行MRI检查前,需要仔细询问病史并确认无此类禁忌。

3.造影剂反应:有时需要使用含钆的对比剂来增强成像效果,少数人可能对这种造影剂产生过敏反应,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严重的肾功能损害。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医生通常会在检查前进行详细评估。

4.噪音和空间狭小:MRI机器在运行时会发出高频噪音,有时可能超过110分贝,这可能会使一些人感到不适。闭合式MRI设备的空间相对狭窄,容易引发幽闭恐惧症。为减少不适,通常提供耳塞或听音乐,并在检查过程中与医护人员保持联系。

5.热效应:长时间暴露在高频射频波下可能导致皮肤温度升高,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轻微灼热,一般不会导致明显的不适。

6.孕期建议:虽然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MRI对胎儿有负面影响,但为了安全起见,尤其是在怀孕早期,通常建议推迟除非紧急情况所需的MRI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医学成像技术,但在检查前应充分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告知医务人员以防范潜在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