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白内障是什么

2024-10-1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药物性白内障是一种由药物引起的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减退的疾病。这种类型的白内障通常是由于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所致。

1.药物性白内障的主要原因包括:

皮质类固醇:长期使用系统性或局部应用的皮质类固醇是药物性白内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抗精神病药物: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已被报道与白内障风险增加有关。

抗糖尿病药物:部分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药物,也可能增加白内障发生的风险。

抗癌药物:一些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和多柔比星也可能导致白内障的形成。

2.药物性白内障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视力减退:这是白内障患者最常见的主诉,尤其是在强光下或夜间环境中。

视物模糊:眼前出现雾霾感,甚至在配戴眼镜后视力也不会明显改善。

色觉异常: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色彩变得不鲜明或失去对比度。

3.药物性白内障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眼科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如裂隙灯显微镜)可以确诊。

治疗:轻度病例可通过调整药物减少对晶状体的损害。严重时,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是最有效的方法。

药物性白内障虽然无法完全预防,但合理使用药物、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可有效减少其对视力的影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