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形成原因:胆囊结石的形成通常与胆汁的成分失衡有关。当胆汁中的胆固醇、胆红素或钙含量过高时,这些物质可能会聚集并形成结石。胆囊排空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结石的形成。
2.类型:胆囊结石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胆固醇结石:约占80%,主要由胆固醇结晶组成。这类结石通常呈黄色。
色素结石:约占20%,主要由胆红素钙盐组成。这类结石通常呈棕色或黑色。
3.症状:多数情况下,胆囊结石不会引起明显症状,被称为“无症状性结石”。当结石阻塞胆囊管道或引发炎症时,可能会引起剧烈的右上腹疼痛(称为胆绞痛)、恶心、呕吐以及黄疸等症状。
4.诊断: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查、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等。这些影像学检查能够帮助医生确定结石的存在、大小和数量。
5.治疗:治疗方法取决于结石的大小、数量及是否引起症状。对于无症状结石,通常采取观察等待的方法。对于有症状的结石,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溶石疗法、体外震波碎石术以及手术切除胆囊(胆囊切除术)。
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多摄入纤维丰富的食物,有助于预防胆囊结石的形成。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当运动和控制体重,对于预防胆囊结石也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