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发生率和诊断:抽动症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期的神经精神障碍,全球儿童的患病率约为5%。大多数病例在7至10岁之间首次出现症状。
2.症状和表现:该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重复的动作或声音,如眨眼、清嗓子、面部抽搐等。这些症状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缓解或消失,尤其是在青春期后。
3.治疗方法:
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管理和减少抽动症状。
药物治疗:某些药物可以有效控制严重症状,包括抗精神病药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减压、以及健康的饮食都有助于缓解症状。
4.长期预后:研究显示,多数儿童抽动症状会在成年后显著减少或消失。但部分人可能持续存在症状,需要长期管理和支持。
及时就医和综合干预措施是应对抽动症的关键,有助于管理症状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