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医学评估: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血液和尿液检测、心电图及其他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这类高血压可以由肾脏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引起。
2.监测血压:使用经过校准的设备定期测量血压,最好在不同时间和状态下多次测量,以获得准确的数据。
3.饮食调整:建议采用低盐饮食,每日摄入盐不应超过5克。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物的摄入,并减少高脂肪、高糖和高钠食物的消费。
4.体育活动:鼓励适度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以防止血压骤升。
5.体重管理: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因为超重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计算体质指数来监控体重变化。
6.心理健康:注意心理压力的管理,通过冥想、放松练习或专业心理咨询来缓解心理负担。青春期阶段常伴随情绪波动,需特别关注心理健康。
7.药物治疗:若生活方式干预无效,医生可能会考虑处方降压药物。须严格遵循医嘱服用药物,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早期识别和积极管理青春期高血压可以减少未来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生活方式调整的同时,定期随访和专业医疗指导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