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散瞳通常用于检查眼底,以及准确测量屈光度数。在散瞳过程中,药物会使瞳孔扩张,暂时麻痹睫状肌,从而减少调节作用的影响。
2.对于青少年和儿童,由于他们的调节能力较强,未散瞳时的验光可能容易出现假性近视(即调节紧张导致的假性度数),因此在散瞳后,真实的屈光状态才会显现,可能表现为度数减低。
3.对于成年人,尤其是已存在较为稳定屈光度数的人群,散瞳后屈光度数的变化一般较小,主要是因为成人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弱。
4.散瞳后部分人可能会经历短时间的视力模糊或畏光,这是由于瞳孔扩张和调节麻痹导致的视觉变化,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会在药效消退后逐渐恢复正常。
应注意的是,散瞳验光能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眼睛的屈光状态,并制定相应的矫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