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视网膜脱落是一种眼科急症,指的是视网膜从其正常的位置分离开来。通常需要及时处理,以减少永久性视力损害的风险。
2.如果视网膜脱落发生后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网膜功能进一步下降甚至不可逆的视力丧失。对于两年前发生的视网膜脱落,仍可以通过手术尝试恢复部分功能。
3.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除术和气体或硅油填充术。这些方法旨在重新附着视网膜并稳定其位置。具体选择哪种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4.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视网膜脱落的范围(全脱或部分脱)、黄斑区是否受累、脱落持续的时间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一般情况下,脱落时间越长,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效果往往越有限。
5.在一些情况下,即使经过手术治疗,视力也可能无法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可能会有并发症,如再次脱落、出血或感染等,需要密切随访和监测。
考虑到视网膜脱落的复杂性和可能的长期影响,在发现视力异常时,应尽快寻求专业眼科医生的评估和建议。即便脱落已经存在一段时间,治疗仍可能提供一定程度的改善,延缓进一步的视力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