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崇峰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多喝水:感冒期间身体需要额外的水分来支持免疫系统功能,出汗也会增加体内水分流失。应保证每日摄入充足的水分,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量达到2升左右。除了白开水,还可以补充一些富含电解质的饮料,帮助恢复体液平衡。
2.更换湿衣物:出汗后,应及时更换湿透的衣物,以防止受凉加重病情。长时间穿着潮湿衣物可能导致体温下降,引发其他健康问题。选择吸湿排汗性能良好的棉质或功能性面料衣物有助于保持干爽。
3.控制活动强度:在感冒康复期间,从事家务活动时应避免过度劳累。调整工作节奏和降低任务强度,有助于避免身体虚弱加重症状。建议每隔30分钟休息5-10分钟,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
4.注意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适宜的温度有助于维持正常代谢和抵御感冒病毒。通常建议将室温保持在20-24摄氏度之间,并确保空气流通。
感冒后从事家务活动时需合理安排,避免过度出汗影响康复进程。合理的水分补充、及时更换衣物以及控制活动强度能够有效缓解出汗带来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