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电图: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基础手段。通过测量心跳时电活动的变化,可以识别是否存在异常的传导路径,例如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能够显示心脏在一个特定时刻的电活动模式。
2.动态心电监测: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Holter监测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心脏的电活动。这种方式有助于检测间歇性发生的心律失常,并提供详细的心率变异性数据。
3.事件记录仪:对于不规则或不频繁出现的心律失常,事件记录仪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在症状出现时启动记录心电活动。
4.心脏电生理检查:这是一种侵入性测试,通过将电极导管插入心脏内部,以直接测量心脏内不同区域的电活动。此方法可精确定位异常传导路径的位置和性质,是全面了解心脏电活动的重要手段。
5.影像学检查:例如超声心动图和核磁共振成像,可以辅助评估心脏结构异常,这些可能影响心脏的电传导系统。
对于心律失常的疑似病例,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以便准确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关注心血管健康,保持规律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心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