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监测体温和体重
若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可能提示感染。
每日记录体重,若体重明显下降,则需要关注脱水或营养不良问题。
2.检查透析液
观察透析液的颜色和透明度,如果透析液变得浑浊或异常,可能提示腹膜炎。
常规进行透析液培养,检查是否有细菌感染。
3.饮食调整
避免油腻食物和生冷食品,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帮助调节肠道功能,如蔬菜和水果。
4.补充电解质和液体
黄色腹泻容易导致电解质失衡和脱水,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适量饮用口服补盐液。
如果腹泻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静脉补液。
5.药物治疗
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有助于改善腹泻状况。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止泻药,但需谨慎选择,以避免对腹透引起的不良影响。
如果怀疑细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必须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6.定期随访和复查
定期到医院复查血常规、电解质和肝肾功能,以确保没有其他潜在问题。
与医生讨论透析方案,必要时进行调整。
黄色腹泻是腹部透析后的可能并发症之一,需及时处理以防止进一步的健康问题。定期监测体温、体重,检查透析液,调整饮食,补充电解质和液体,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定期随访都是有效应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