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液体摄入量:每日液体摄入不足会直接导致尿量减少。成人每天建议摄入的液体量约为2,000至2,500毫升,以保证身体正常代谢和功能。
2.肾脏功能:肾脏通过过滤血液产生尿液。如果肾功能下降,例如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病,可能导致尿量减少。常规的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
3.激素调节:抗利尿激素(ADH)可以影响尿液生成。ADH分泌增加时,尿量会减少,这是机体为了保持水分的一种生理反应。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或利尿剂,也会对尿量产生影响。利尿剂通常增加尿量,而其他一些药物可能减少尿液生成。
5.脱水状态:由于出汗、呕吐或腹泻等原因导致体内水分流失,会使尿量减少。补充水分后通常能恢复正常。
任何长期存在的尿量异常都应引起重视,并考虑进行医疗评估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