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咬肌位于面部两侧下颌骨附近,是负责咀嚼运动的重要肌肉。当咬合时,咬肌能够产生较大的力以帮助磨碎食物。
2.长期使用咬肌,例如频繁咀嚼硬物、夜间磨牙或过度咀嚼口香糖,会导致咬肌肥大。肥大的咬肌会使面部显得更加宽阔,尤其是在下颌角区域形成明显的方形面部轮廓。
3.咬肌在男性中往往更为发达,与雄性激素水平相关,有助于形成较为阳刚的面部特征。而女性若出现咬肌肥大,可能会倾向于通过医学手段进行缩小以获得更柔和的面部线条。
对于关注面部形态的人群,避免长时间过度咀嚼和及时矫正磨牙习惯是预防咬肌肥大的有效方法。通过医学手段,如注射肉毒杆菌毒素,也可以有效减少过于发达的咬肌,使面部线条更加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