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胃窦结节的常见原因包括慢性胃炎引起的黏膜增生反应,其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窦结节形成有一定相关性,清除感染后部分结节可消退。
2.息肉是胃窦结节的另一个常见类型,其中大多数为非肿瘤性息肉,如增生性息肉,占比约80%。但腺瘤性息肉虽少见(约占10%-15%),却具有一定恶变潜能,需要警惕。
3.癌变风险主要与结节的病理类型有关。如果胃窦结节被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以下,癌变风险较低;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胃癌则表明已出现癌前病变或癌性改变。
4.诊断手段包括胃镜检查和活检,通过病理分析明确结节的具体性质。影像学无法完全区别良恶性病变,因此活检是不可缺少的评估工具。
5.风险因素还包括年龄、吸烟饮酒史、不健康饮食习惯以及家族中是否存在胃癌病例。这些因素可能增加胃窦结节恶变可能性。
面对胃窦结节,应按医生建议定期随访,并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