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药物类型与月经紊乱
一些常用的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从而引起月经周期异常。这种干扰可能表现为月经推迟、经量减少或经血不规则。
2.体内激素平衡的改变
抗抑郁药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轴(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来干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正常分泌。这可能会导致排卵障碍,从而引发月经不规律。
3.副作用相关症状
某些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可能包括体重变化和情绪波动,而体重的快速增加或减少可能进一步影响月经周期。药物可能导致乳腺胀痛,类似于月经前综合征的症状。
4.个体敏感性
不同的人对抗抑郁药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一些患者在服药后出现月经紊乱,而另一些人则没有观察到明显变化。同一患者在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时,也可能出现新的月经问题。
如果月经周期发生明显而持续的变化,应考虑是否由药物引起,同时需及时与医生沟通,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