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强迫行为:儿童会反复执行某些特定动作,例如频繁洗手、不断检查门窗是否关闭,或者重复摆放玩具。这些行为往往没有明确的实际意义,但孩子会感到必须去做,否则会产生焦虑或不安。
2.强迫思维:通常表现为不受控制的、持续反复的想法或画面,例如担心家人会发生意外,害怕自己做出不道德行为等。这些思维让孩子感到困扰,并且难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
3.时间消耗:这些强迫行为和思维可能占用大量时间,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交往。例如,可能因为需要花很久检查作业而耽误休息时间。
4.情绪变化:伴随强迫症状的还有明显的情绪波动,如焦虑、易怒或者对未完成强迫行为时表现出的极度紧张。
5.自我意识:部分患有强迫症的儿童可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过于夸张或不合理,但他们仍然无法停止这些行为,这种矛盾进一步加重了心理压力。
孩子如果长期出现类似表现,建议尽早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与干预,以避免病情加重并影响其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