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重度抑郁和重度焦虑是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研究表明,重度抑郁的终生患病率约为6%-10%,重度焦虑的终生患病率为5%-8%。这类问题的症状包括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缺乏、过度担忧、躯体不适等,严重时会显著影响社会功能与日常生活。
2.经过合适的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活状态。国际权威数据显示,通过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或两者结合,有70%-80%的患者能够实现明显改善。针对重症患者,必要时还可选择物理治疗手段,如经颅磁刺激或电休克治疗。
3.治疗时间因人而异,大部分患者需要数月至数年的持续治疗才能稳定症状。研究显示,重度抑郁患者平均首次治疗效果显现需4-6周,而维持治疗通常建议不少于1年。对于重度焦虑,持续治疗至少6个月以上被认为是有效的干预周期。
4.除医学治疗外,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生活方式调整也是康复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正向作用已在多项研究中得到验证,家庭成员和朋友的理解与陪伴能够极大地帮助患者应对病情。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以及避免酒精等成瘾性物质也有助于减轻症状。
治疗过程需要长期配合医生和心理专业人士,患者自身的主动性以及家人关怀不可忽视。在科学干预的基础上,逐步恢复身心健康是可以实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