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症状表现:胰腺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但以下情况可能提示风险:
出现不明原因的黄疸,包括皮肤、眼白发黄。
上腹部或背部持续性疼痛,尤其是与进食无关的钝痛。
消瘦和食欲减退,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
排便异常,如大便颜色变浅、油脂性增加。
出现顽固性糖尿病,尤其是近期血糖波动异常者。
2.实验室检查:可通过血液和生化标志物检测初步评估疾病风险。
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是胰腺癌较为常见的辅助指标。然而这一指标在早期敏感度有限,且某些良性疾病也会导致升高。
肝功能检查可提示是否存在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
3.影像学检查:影像技术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
超声检查,尤其是腹部彩超,可初步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
CT扫描和增强CT能够更详细地显示胰腺部位的肿块形态、大小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
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用于更加精细地观察胰胆管系统结构和病变。
内镜超声结合穿刺活检能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有助于确诊和分型。
4.病理学诊断:通过细针穿刺或外科取样获取胰腺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是确诊胰腺癌的“金标准”。
5.遗传和家族史评估:若存在胰腺癌家族史或相关遗传综合征,需警惕疾病发生风险,可选择定期筛查。
胰腺癌早期诊断难度较大,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