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常见原因:
痔疮:这是导致大便带血的最常见原因,尤其是内痔或外痔炎症发作时。通常表现为鲜红色血液附着在粪便表面或滴落。
肛裂:肛门周围皮肤破裂会导致排便时疼痛,同时伴有少量鲜红色血液。
消化道疾病:如直肠息肉、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问题,也可能导致便血,血液颜色因出血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上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导致黑色柏油样便,偶尔也可表现为暗红色。
恶性病变:直肠癌和结肠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间歇性便血,需高度注意。
2.血液颜色判断:
鲜红色:多提示下消化道出血,如痔疮、肛裂、直肠损伤等情况。
暗红色或棕褐色:可能与结肠或直肠更远端的病变有关。
黑色:多数与上消化道(胃或十二指肠)出血相关。
3.上火的表现:
上火一般会引起口腔溃疡、咽喉疼痛、便秘、尿黄等症状,但单纯由于上火而引起便血的情况较为罕见。即使是由便秘诱发的肛裂或痔疮导致便血,其根本原因仍与局部损伤或炎症有关。
4.危险信号:
反复出现便血且无法缓解。
出现体重减轻、贫血、食欲不振或大便习惯改变。
血液呈暗红色或黑色,伴随腹痛或其他全身症状。
大便带血需要综合评估病因,避免将其简单归结为“上火”而延误诊治,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如肛门直肠镜检查或胃肠镜检查,以明确具体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