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口干口苦口臭的穴位是哪里

2025-03-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病情分析: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口干、口苦和口臭的问题。这些症状通常与胃热、肝胆失调或体内湿热积滞有关。以下是常用于缓解这些不适的主要穴位:

1.合谷穴

位置:位于手背,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虎口处,靠近第二掌骨中点。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口干和口臭。

2.内庭穴

位置:足背,第2、第3趾间缝隙后方凹陷处。

功效:属于胃经穴,能够泻胃火,改善因为胃热引起的口苦和口臭,同时帮助消化功能恢复。

3.中脘穴

位置: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4寸的位置。

功效:调节脾胃功能,健脾和胃,特别适合伴有消化不良、恶心等症状时使用。

4.太冲穴

位置:足背,第1、第2跖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

功效:为肝经的原穴,有助于清肝火、平肝阳,可缓解因肝胆失调引发的口苦问题。

5.少商穴

位置:拇指末节桡侧,距甲角0.1寸处。

功效:有助于清肺利咽,对于因肺热引起的口腔异味及津液不足导致的口干均有帮助。

6.涌泉穴

位置:足底前1/3与后2/3交界的凹陷处。

功效:补肾固本,调节全身阴阳平衡,辅助治疗慢性口干问题。

7.照海穴

位置: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功效:滋阴降火,适合用于缓解因阴虚火旺导致的口干、口苦现象。

对以上穴位进行适当的按压或针灸刺激,通常能够帮助缓解口腔相关的不适。不过,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还需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如果症状长期存在,建议尽早就医明确原因。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