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病因
血管性痴呆:多与卒中、脑供血不足、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等血管疾病相关。这些因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受损,从而影响大脑功能。
神经性痴呆: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因异常蛋白质沉积(如β-淀粉样蛋白)和神经元损伤导致,这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2.发病特点
血管性痴呆:发病较急,症状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并且通常伴有卒中的其他症状,如单侧肢体无力或言语不清。认知障碍的程度可随血管事件好转或恶化。
神经性痴呆:发病缓慢,症状逐渐加重。患者早期可能会表现出记忆力下降,尤其是短期记忆受损,随着时间推移,认知功能全面减退。
3.临床症状
血管性痴呆:除认知障碍外,还可能有步态不稳、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些与大脑特定区域受累有关。
神经性痴呆:以记忆丧失为主,进展到后期可能包括失认、失用、失语,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下降。
4.诊断工具
血管性痴呆: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可以显示脑血管病变和脑梗死区域。
神经性痴呆:通过神经心理测验结合临床评估有助于诊断,影像学有时可以看到大脑皮质萎缩。
明确区分这两种类型对于制定治疗计划至关重要。血管性痴呆的管理重点在于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而神经性痴呆的治疗则主要集中在延缓病情进展和改善生活质量。通过及早识别和干预,可以有效地延缓疾病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