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乳糖不耐受:这是由于人体缺乏消化乳糖所需的酶——乳糖酶,导致乳制品中的乳糖不能被完全消化。未消化的乳糖会在肠道中发酵,产生气体和腹泻。全球范围内,大约65%的成年人在婴儿期之后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
2.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影响着全球10%-15%的人群。其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秘,以及餐后胃胀。该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与肠道敏感性增加、饮食、压力等多种因素相关。
3.食物过敏或不耐受:某些食物,如麸质、小麦、坚果或海鲜,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或不耐受,导致进食后胃肠道症状。食物不耐受在某些人群中较为普遍,例如麸质不耐受影响全球约1%的人。
4.消化道感染:某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以引起急性胃肠炎,导致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这类症状通常伴随发热并在数天内自愈。
5.其他消化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这些慢性病通常有更复杂的表现和更严重的症状,需要专业医疗干预。
对于持续性或严重的胃胀和腹泻,应考虑就医以排除潜在的严重疾病。记录饮食和症状的变化可帮助医生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