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道炎:
病因:尿道炎多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非特异性尿道炎往往与外部因素如过度清洁或性行为有关。
症状:尿道炎的典型症状包括排尿时疼痛或烧灼感、尿频、尿急以及尿液异常(如混浊或带血)。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腹疼痛或不适。
诊断:通过尿液分析和尿道分泌物检查可明确诊断。尿液中白细胞增多是尿道炎的重要指标。
治疗: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是治疗尿道炎的主要方法,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病原体种类决定。
2.淋病:
病因: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由淋球菌感染引起。性接触是其主要传播途径。
症状:淋病的症状常较为明显,包括大量的脓性尿道分泌物、严重的排尿疼痛、尿频以及红肿的尿道口。女性患者还可能出现阴道出血和盆腔疼痛,严重者可导致不孕。
诊断:确诊淋病需要进行尿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及培养,找到淋球菌。核酸扩增检测也可用于辅助诊断。
治疗:淋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联合使用。患者及其性伴侣均需接受治疗,以防止再次感染。
两者的区别:
尿道炎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且不仅限于性传播;而淋病则特指由淋球菌感染且通过性行为传播。
尿道炎的症状相对较轻,多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而淋病的症状较重,特别是分泌物流量大且颜色浓黄。
确诊手段不同,尿道炎多依赖尿液分析,而淋病需进行特异性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测。
若有相关症状出现,应尽早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并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