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治疗是什么意思

病情描述: 肺癌靶向治疗是什么意思

医生回答(1)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肺癌靶向治疗是一种专门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分子或基因变异进行干扰的治疗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1.作用机制:肺癌靶向治疗主要是通过识别并攻击癌细胞表面或内部的特定蛋白质、基因突变或其他分子标志。这些治疗方法包括小分子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等,能够精确地干扰癌细胞的生存和繁殖路径。

2.常见靶点:

EGFR突变:约有10%-1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变。针对这种突变的药物,如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能够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ALK重排:约有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ALK基因重排。克唑替尼和阿来替尼是常用的ALK抑制剂,可以显著延缓肿瘤进展。

ROS1重排:约1%-2%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ROS1基因重排。克唑替尼也可作为这一类型肺癌的靶向药物。

BRAF突变:少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BRAF基因突变。达拉菲尼联合曲美替尼是针对这一突变的靶向组合疗法。

3.治疗效果与耐药性:靶向治疗通常起效迅速,能够显著减轻症状并延长患者生存期。长期使用后,有可能出现耐药性,使得药物失去原有效力。例如,对于EGFR突变的患者,T790M二次突变是常见的耐药机制之一,此时可以考虑使用第三代EGFR抑制剂如奥希替尼。

4.副作用管理:虽然靶向治疗比传统化疗副作用较少,但也会引发一些特定的不良反应,例如皮疹、腹泻和肝功能异常。医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肺癌靶向治疗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成果,通过对癌细胞进行精准打击,提高了治疗效果并降低了副作用。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基因突变类型和身体状况综合考虑,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控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