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病因:
阴虚:阴虚指人体内阴液不足,不能滋润和濡养五脏六腑。长期阴虚可导致骨蒸发热。
气血两亏:气血不足使得全身脏腑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虚劳。
脾胃失调: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营养吸收障碍,长期以往易引发虚劳。
长期病患:一些慢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硬化等,均可导致机体虚弱,继而诱发虚劳骨蒸。
2.症状:
低热:患者表现为午后或夜间低热,热度不高但持久不退,多伴有手足心热。
消瘦乏力:由于长期的能量消耗过大,患者容易出现体重减轻,疲倦乏力。
心烦失眠:阴虚火旺容易扰动心神,引起心烦意乱、失眠多梦。
盗汗:患者常在夜间出汗,醒后汗止,这也是阴虚的一种表现。
3.治疗方法:
中药调理:常用药物如生地黄、麦冬、鳖甲等,用以滋阴降火。
饮食调补: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肉、鱼类、绿叶蔬菜等。
针灸推拿: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体内阴阳平衡,缓解症状。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运动以增强体质。
虚劳骨蒸是一种慢性病症,需要长期调理和关注,避免加重病情。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按时服药,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