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荣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1.骨扫描的原理:骨扫描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其在骨骼中聚集的情况可以被特殊的成像设备检测到,从而显示出骨骼中的异常代谢活动区域。这些异常区域可能提示骨转移等病变。
2.骨转移的风险:乳腺癌是一种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特别是在晚期或侵袭性较高的情况下。数据显示,大约30%至85%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会出现骨转移。
3.适应症:骨扫描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新诊断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以明确有无骨转移。
已确诊乳腺癌且血清钙、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异常者。
出现骨痛或不明原因的局部疼痛时需排除骨转移。
评估治疗效果或监测病情进展。
4.检查频率:对于乳腺癌高风险患者,骨扫描可根据临床指征定期进行,一般建议每6至12个月复查一次。
5.检查过程:骨扫描过程一般包括静脉注射放射性同位素,随后等待数小时让其充分分布于骨骼中,然后进行全身扫描,整个过程通常持续2-4小时,检查本身无创且相对安全。
骨扫描是乳腺癌患者评估骨转移的重要方法。在选择进行骨扫描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