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身体:用温水(约32-35摄氏度)浸湿毛巾,轻轻擦拭额头、颈部、腋窝、大腿内侧等部位。此方法可以通过蒸发带走体内部分热量。
冰敷:在额头或颈部放置冰袋或者冷敷袋,每次敷10-15分钟,间隔休息一段时间再重复进行。注意避免冰敷时间过长,以防冻伤皮肤。
保持环境通风:确保所在房间的空气流通良好,可以适当降低室温,但要避免直接对着患者吹风。
2.药物治疗:
服用退烧药:常见的退烧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如扑热息痛)和布洛芬。这些药物通常能在30分钟到1小时内开始起效。成人单次服用剂量一般为500-100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或200-400毫克布洛芬,具体用量应根据药品说明书或医嘱。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例如,对乙酰氨基酚使用过量会导致肝损伤,而布洛芬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因此需要严格遵守剂量。
3.补充液体:
多饮水:发热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加速,多喝水有助于维持正常的体液平衡,从而促进体温下降。
喝电解质饮料:在补充水分的同时,也可以选择含有电解质的饮料,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
4.避免捂汗:
穿着适度:不宜穿过多衣物或盖太厚的被子,以防止体温进一步升高。应穿着轻便、透气的衣物,让身体自然散热。
在处理发热时,需要注意合理选择和使用退烧方法,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果持续高烧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