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体温调节:人体通过下丘脑调节体温。当环境温度下降或身体散热增加时,下丘脑会触发一系列反应来保持体温。这包括收缩皮肤血管和增加肌肉活动,即发抖,以生成额外的热量。
2.肌肉收缩:发抖是由肌肉的不自主快速收缩引起的。每次肌肉收缩都会释放能量,其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帮助提升体温。
3.能量代谢:发抖过程消耗体内储备的葡萄糖和脂肪,将其转化为能量和热量。根据研究,每分钟发抖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约400%。
4.防御机制:这种反应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机制,目的是在遇到寒冷环境时,尽可能保护器官和系统功能,避免低体温症的发生。
除了物理层面的解释,还需注意:
1.饮食与营养:缺乏热量摄入或低血糖状态也可能导致更容易感到冷和发抖,因体内缺乏足够的能量来源。
2.健康状况: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可能影响体温调节,使得个体更容易发抖。
3.衣物保暖:适当穿戴保暖衣物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帮助维持体温。
冷的发抖是一种复杂且有效的生理反应,通过肌肉收缩和能量代谢产生热量来抵抗寒冷。确保充足的营养摄入和适当的保暖措施有助于减少发抖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