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病因:
急性脊髓缺血:由于脊髓血供不足,引起脊髓部分区域缺血坏死。
脊髓创伤:外伤导致脊髓直接受损,发生软化和坏死。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可导致脊髓炎症,并引发软化灶。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等,免疫系统误攻击脊髓组织。
2.临床表现:
感觉异常:包括麻木、刺痛或感觉丧失。
运动障碍:肌肉无力或瘫痪,通常取决于受累部位。
反射改变:深腱反射可能减弱或消失,或出现病理反射。
排尿排便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出现尿失禁或便秘。
3.诊断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明确脊髓软化灶的位置和范围。
脊髓液检查:有助于了解感染或免疫性病变的情况。
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脊髓功能受损程度。
4.治疗策略:
急性期处理:保持脊髓局部的血供和氧供,预防进一步损伤。
药物治疗: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根据具体病因选择。
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有助于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压迫性病变,需要手术干预。
脊髓软化灶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定期体检和注意脊柱健康,有助于降低该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