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生理性因素:
疲劳和过度使用:长时间使用手部肌肉,如打字或玩手机,可能导致手抖。疲劳会使肌肉控制能力下降。
低血糖:血糖水平过低时,会影响神经系统,引起手抖。尤其常见于未按时进食或胰岛素过量的人群。
咖啡因摄入过多:咖啡因是一种兴奋剂,过量摄入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手抖。
2.心理性因素:
焦虑和紧张:情绪波动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手抖。这在面对考试、演讲等压力情境时尤为常见。
恐惧和惊吓:突如其来的恐惧或惊吓同样会导致短暂的手抖现象。
3.潜在疾病:
特发性震颤: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家族遗传。特发性震颤主要表现为双手不自主地震颤,且在紧张或疲劳时加重。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加快新陈代谢,导致全身震颤,包括手抖。
帕金森病:虽然常见于老年人,但少数年轻人也可能早期发病。此病主要特征是静止性震颤,通常从一侧手开始逐渐蔓延。
手抖并不总是严重问题,但如果频繁出现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疾病。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度疲劳、合理饮食、控制情绪和减少咖啡因摄入,可有效预防手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