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类型:
胸腺瘤:占纵隔肿瘤的20%-25%。多见于成年中年人,常与重症肌无力相关联。
畸胎瘤:约占纵隔肿瘤的15%-20%。这些肿瘤含有多种组织成分,如毛发、牙齿等,主要发生在年轻人群中。
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占比约为20%-30%。常见于后纵隔,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淋巴管瘤和血管瘤:较为少见,占比不到5%。这些肿瘤来源于血管或淋巴管,多见于儿童。
2.症状:
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
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这通常是由于肿瘤压迫邻近结构所致。
3.诊断: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和MRI是常用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组织活检: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其性质。
4.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良性纵隔肿瘤的主要方法,尤其对于有症状或怀疑恶变的病例。
随访观察:对于一些小而无症状的良性肿瘤,可以选择定期随访,监测其变化情况。
放射治疗和化疗:一般不用于良性纵隔肿瘤,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术后复发或无法完全切除时,可能会考虑使用。
良性纵隔肿瘤虽然不是恶性,但由于位置特殊,仍可能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早期诊断和合理处理非常重要。定期体检和及时的医学咨询可以帮助发现和管理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