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病原体毒株多样性:病原体,如病毒,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突变,产生新的毒株。例如,流感病毒每年都会有新的毒株出现,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每年接种新的流感疫苗。不同毒株可能会对现有疫苗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疫苗需要不断更新。
2.疫苗工作机制:疫苗中包含无害的病原体成分,如蛋白质或灭活病原体,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对抗特定毒株的免疫反应。当人体再次遇到该毒株时,免疫系统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对其进行识别和攻击,从而预防疾病。
3.交叉保护效应:有些疫苗可以提供针对多个毒株的交叉保护。例如,部分新冠疫苗不仅对原始毒株有效,还能对一些变异毒株提供一定的保护。这是因为虽然毒株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仍存在相似的抗原结构,使得疫苗能够激发广泛的免疫反应。
4.免疫逃逸和疫苗改进:某些毒株可能通过突变改变其表面抗原,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这种情况被称为“免疫逃逸”。为了应对这种挑战,科学家需要不断监测病原体的变化,并根据最新的毒株信息改进和更新疫苗配方。
疫苗与毒株密切相关,通过了解病原体的变异情况,科学家可以开发出有效的疫苗以预防不同毒株引起的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同时也需持续关注病原体的变化,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