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使用皮肤褶皱厚度法:
需要借助皮脂钳在多个部位测量皮肤褶皱的厚度。
常用部位包括:腹部、上臂、胸部、大腿等。
将测得的数据代入相应的公式中,计算出体脂百分比。
2.水下称重法:
被认为是较为准确的方法之一。
需要在水下进行称重,通过水的浮力和体积差异计算体脂率。
因涉及专业设备和环境,通常在实验室或专业机构进行。
3.双能X线吸收法:
利用X线穿透不同组织产生的吸收率差异,测定身体各部分的脂肪含量。
该方法精确度高,但费用较高且需要专业设备。
4.生物电阻抗分析:
通过向体内发送微弱电流,利用不同体组织对电流的阻抗差异计算体脂率。
常见于市面上的各种智能体脂秤,方便但可能受水分、运动状态等因素影响。
5.计算公式法:
对男性:体脂率=(1.20×BMI)+(0.23×年龄)-16.2
对女性:体脂率=(1.20×BMI)+(0.23×年龄)-5.4
这种算法简单易行,但仅为估算值,精度不如上述方法。
体脂率不仅仅体现了身体的脂肪含量,还能够反映健康状况。在进行体脂率计算时,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考虑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