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肝囊肿的形成:肝囊肿通常是由于肝脏内某些腺体或者管道堵塞,导致液体积聚形成。其发生率在普通人群中约为5-10%。
2.疾病分类:
单纯性肝囊肿属于最常见类型,通常无明显症状。
复杂性囊肿可能涉及感染、出血等情况,需要进一步诊断和干预。
3.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不适,偶尔有腹部不适或隐痛感。当囊肿过大压迫周围器官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4.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初步筛查手段。
CT扫描或MRI检查可提供更详细的影像资料,以明确囊肿性质。
5.治疗方案:
无症状的小囊肿通常不需治疗,只需定期随访,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
对于有症状或较大的囊肿,可以考虑穿刺抽吸、硬化剂注射或囊肿切除术。
若怀疑恶性病变,应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如细胞学检查或手术切除。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肝脏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和管理肝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