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粪便酸碱度变化:腹泻时,食物消化不完全,肠道中的未分解物质增多,这些物质在大肠中被细菌发酵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通过排便直接接触肛门周围的皮肤,会导致局部刺激,引起灼热感。
2.高频摩擦:腹泻时,排便次数增多,肛门皮肤和粘膜承受的机械摩擦增加。尤其当使用粗糙的卫生纸或清洁过于用力时,容易对皮肤造成微小损伤,进而引发灼痛。
3.水分丢失:腹泻使得肠道内的水分增加,导致正常情况下相对干燥的肛周区域变得潮湿。这种环境会削弱皮肤的屏障功能,使其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
4.局部感染风险:频繁的排便和潮湿环境也会增加肛周皮肤继发感染的风险。微生物感染可能加重局部的不适和疼痛。
为减轻这种症状,可以采取温水坐浴、保持肛周干燥、使用柔软的无香卫生纸,以及涂抹温和的保护性乳膏等措施。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