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选择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每种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
根据研究,单一药物治疗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血压控制,联合用药常被推荐。
2.剂量调整
降压治疗从小剂量开始,以减少副作用风险,并逐渐增加剂量至有效且耐受的水平。
定期监测血压反应来调整药物剂量。
3.个体化治疗
需考虑患者的年龄、合并症(如糖尿病、肾病等)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个体化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和耐受性。
4.定期随访
在开始新的药物或调整剂量后,通常建议每1-2周复查一次血压以评估效果。
血压稳定后,可以延长随访间隔至3-6个月。
5.非药物辅助措施
同时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控制、增加体力活动、限制盐摄入、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及时与专业医疗人员沟通是确保制定和调整有效安全的降压方案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