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营养缺乏:长时间不进食会导致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基本营养物质的极度缺乏。这些营养物质对于细胞修复、新陈代谢以及维持器官功能至关重要。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导致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以及其他系统性健康问题。
2.电解质失衡:长期不进食会导致钾、钠、镁等电解质水平的显著下降。这些电解质对于神经传导、心脏功能以及肌肉收缩非常重要。电解质失衡可能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或突发心脏病。
3.脱水:肠梗阻不仅影响固体食物的摄入,还干扰液体的消化和吸收。脱水会导致血压下降、肾功能衰竭以及循环系统问题。
4.代谢紊乱:长时间不进食会使身体进入饥饿状态,迫使其利用储存的脂肪和肌肉进行代谢。这种状况会生成酮体,导致酸中毒等代谢紊乱,进一步损害器官功能。
如果肠梗阻未能在早期得到有效治疗并持续三个月不进食,机体将无法承受如此长时间的营养和水分缺乏,最终出现器官衰竭和死亡。立即寻求医疗救助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