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肿块标本如何处理

2025-03-2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直肠癌肿块标本的处理是一个系统和精细的过程,对于疾病的诊断和后续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1.固定:直肠癌切除后的肿块标本首先需要进行固定。通常使用10%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浸泡,这一过程有助于防止组织分解并保持形态学结构。固定时间一般不少于24小时,以确保组织完全固定,便于后续的病理切片制作。

2.标本切割:固定后的标本需要进行适当切割以便更好地观察。标本通常沿着肠管纵轴切开,暴露出肿块的全貌。应注意遵循标准的切割方法,以保证病理学评价的准确性。

3.取材:取材时需涵盖整个肿瘤的中心、边缘以及与正常组织过渡区。还需要采集周围淋巴结和其他可疑病变区域的样本。这些取材对判断癌症的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至关重要。

4.制作切片:将取材后的组织制成薄片,以便在显微镜下进行详细观察和分析。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伊红染色,它可以为医生提供关于细胞排列、核异型性等结构信息。

5.病理评估:通过显微镜检查,病理学家会评估肿瘤的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受累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于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标本处理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每一步执行到位,以支持精准诊断和高效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