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免疫系统反应:当病毒或细菌入侵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包括释放多种炎性介质。这些物质会导致体温升高,常表现为发热。夜间,免疫系统活动更为活跃,因此体温可能进一步上升,导致出汗。
2.体温调节:人体有一个内部的昼夜节律,它不仅影响睡眠,还会影响体温。通常在晚上,核心体温有所下降,但感冒时,这一节律可能被打乱,导致异常的体温调节和出汗。
3.药物影响:一些治疗感冒的药物,如退烧药或抗过敏药,可以影响体温调节机制。它们可能会在夜间引起更明显的体温波动,导致全身出汗。
4.自发性低血糖:某些人在感冒期间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状态,尤其是在使用药物后。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出汗等症状。
5.睡眠环境变化:感冒时,个体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而调整卧室温度或增加被子厚度,以期获得舒适感。这种改变可能也会导致夜间出汗。
感冒时午夜全身出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多数为生理性原因引起。如果伴随其他严重症状或持续时间过长,应考虑就医以排除潜在的更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