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保持体温稳定:运动后汗液蒸发会带走体表热量,导致皮肤温度下降,如果未能及时更换干衣服或保暖,容易引起风寒入侵。立即换上干爽衣物,避免直接吹冷风或待在空调环境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已经出现寒战或怕冷,可用热水泡脚15至20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驱散寒气。
2.观察体温变化:若出现发热,可以通过测量体温了解程度。体温低于38.5℃时,一般无需使用退烧药,可多喝温水促进排汗帮助散热;如果体温超过38.5℃并伴有明显不适,应考虑适当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并关注体温是否继续升高。
3.缓解肌肉酸痛: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可能与乳酸堆积有关,但如果疼痛加重且伴随感冒症状,则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建议充分休息,避免再次剧烈运动,同时可以局部使用热敷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如果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逐渐加重,应尽早就医。
4.防止继发感染:感冒一般由病毒引起,但运动后免疫力暂时降低可能增加继发细菌感染的风险。如鼻涕由清水样变为黄色、咳嗽加重或出现胸闷等症状,需要警惕细菌感染,并及时到医院明确诊断,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5.加强营养和水分补充:运动和发热都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增多,应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草莓,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类,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如果病情未见好转或者出现头痛剧烈、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尽快前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