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立即清洁伤口。使用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去除可能附着的污垢或异物。如果有条件,可以用生理盐水进一步冲洗伤口。
2.消毒伤口。建议使用碘伏对破皮部位进行消毒,避免使用酒精直接涂抹在开放性伤口上,以免导致局部组织刺激和疼痛加剧。
3.止血和包扎。如果伤口有渗血,可用干净的消毒纱布轻轻按压止血,然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包扎时需适度松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观察异常症状。全身出汗可能是疼痛反应,但若伴随发热、寒战、红肿加重、剧烈疼痛或淋巴结肿大,应考虑是否存在伤口感染或全身炎症反应,需尽快就医。
5.疼痛管理。可以根据医嘱服用常规镇痛药物缓解不适,但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或强效药物。
6.注意破伤风风险。如果伤口较深或被污染物质接触,且过去5年以上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或疫苗。
7.防止二次损伤。在伤口愈合期间,减少手指活动,防止拉扯伤口周围组织,同时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每日更换敷料。
早期处理得当至关重要,尤其注意感染征兆的出现,确保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