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类型与致病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HSV):主要分为HSV-1和HSV-2两种类型。HSV-1多见于口唇、面部,HSV-2多见于生殖器区域。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导致儿童的水痘和成人的带状疱疹。
2.临床表现:
单纯疱疹:感染后数天内皮肤或黏膜上会出现红色斑点,逐渐形成小水泡,可能伴有疼痛和瘙痒。首次感染症状较重,复发时相对轻微。
带状疱疹:通常发生在身体一侧,沿着神经分布出现成群的小水泡,伴有剧烈疼痛。
3.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通过接触受感染个体的疱疹液体、皮肤损伤或黏膜传染。
性接触传播:HSV-2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引起生殖器疱疹。
4.预防措施:
避免与疱疹患者接触,特别是水泡破裂期间。
使用个人卫生用品,不共享毛巾、剃须刀等。
性生活中使用保护措施,减少生殖器疱疹传播风险。
接种疫苗:如水痘和带状疱疹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相关类型的疱疹病毒感染。
5.治疗方法: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疼痛管理:可使用止痛药物缓解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
局部护理: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治疗应在专业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适当的预防措施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疱疹病毒的传播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