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道狭窄:如果肠道某处发生了狭窄,比如由于结肠炎、肠息肉等,排出的粪便会受到挤压,从而变得较为细长。根据不同研究,慢性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在成年人中的发生率约为每10万人中25-200例。
2.肿瘤压迫:直肠或结肠内肿瘤可能导致肠腔狭窄,使经过的粪便变细。大肠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据统计,每年全球新发病例数超过180万例,因此需要警惕这种可能。
3.便秘:长期便秘也可能导致排便形状改变,粪便在肠道中滞留时间过久,会变得干燥、坚硬,从而影响其形态。成人便秘的患病率约为14-24%。
4.其他因素:包括饮食纤维摄入不足、液体摄入不足和缺乏运动,这些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影响粪便的形状和大小。
当出现持续性的粪便形态改变,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出血或体重减轻时,需尽快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及时诊断和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潜在严重疾病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