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血管疾病与心理障碍相伴:研究显示,高达30%-50%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时患有抑郁或焦虑障碍。慢性心理压力不仅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加重已存在的心脏问题。
2.生物机制影响:心理压力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引发交感神经系统活跃,从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情况。这些生理变化长期存在,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
3.行为因素的作用:精神障碍患者常伴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这些行为习惯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4.治疗的复杂性:管理双心疾病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心脏病专科医生和心理健康专家,通过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来全面改善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双心疾病的管理需要关注心脏和心理健康的综合治疗。了解和正视这种双重负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