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焦虑症的表现症状及治疗

2025-03-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急性焦虑症是一种以突然的、强烈的焦虑或恐惧为特征的精神状态,通常伴随明显的躯体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它需要及时识别和干预,以防止持续恶化。

1.表现症状:

情绪异常:

急性焦虑症患者会感到强烈的不安、紧张、恐惧或即将发生不好的事情。这些情绪通常不受现实因素的直接影响。

身体反应:

常见躯体症状包括心悸(心跳加速或心律不齐)、呼吸急促或过度换气、头晕、胸闷、出汗、颤抖、乏力、恶心,以及胃肠道不适等。

认知表现:

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或者对环境刺激变得过于敏感和警觉。

行为变化:

患者可能因为担忧或紧张而表现出回避行为,例如避免社交场合或其他可能引发焦虑的情境。

突然发作:

急性焦虑症可以表现为恐慌发作,通常在短时间内(10分钟左右)达到高峰。此时,患者除了上述表现外,还可能有濒死感、失控感或分离感。

2.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迅速缓解急性期焦虑,但需要受到严格控制以防止依赖。

(2)抗抑郁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以长期调节焦虑相关症状。

(3)其他辅助性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用于缓解心悸、震颤等身体症状。

心理治疗:

(1)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并纠正非理性的消极思维模式,以减少焦虑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2)暴露疗法:让患者逐步接触让其焦虑的情境,直到适应这些压力源。

(3)正念治疗:通过训练专注力与内心平静来管理情绪。

放松技术:

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冥想等方式可有效缓解急性焦虑症的生理反应。

改善生活方式:

增加规律锻炼,保持充足睡眠,减少咖啡因及刺激性饮料的摄入,建立健康的社交支持系统。

急性焦虑症虽然发病急且症状严重,但只要能够及时识别和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大多数患者都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应尽早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以避免进一步影响身心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