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神经系统调节
在刚入睡或浅睡期,神经系统从清醒状态向睡眠状态过渡时,大脑会出现短暂的信号紊乱。这些信号可能误发到运动神经,引起身体某个部位的突然抽动。研究显示,约70%的健康人会偶尔经历这种情况。
2.疲劳或压力因素
长时间的精神压力、焦虑或体力透支会增强这种现象,因为疲劳状态下的神经系统更加敏感,更容易发生信号错误传导。
3.睡眠环境和姿势
不舒适的睡眠环境(如光线过强、噪音过多)或长期保持不自然的睡姿也可能导致这一现象。睡眠不足会使大脑在入睡阶段更剧烈地调整状态,从而增加抽动的频率。
4.微量元素失衡
低镁或钙水平可能会引发神经肌肉的异常兴奋性,从而出现肌肉不自觉收缩。这种情况在饮食不均衡或严重缺乏某些矿物质的人群中更常见。
5.药物影响
某些影响神经系统的药物(如抗抑郁药、咖啡因等)可能加重睡眠肌抽跃。如果频繁发生且伴随其他症状,应考虑是否与用药相关。
6.潜在疾病因素
偶尔的睡眠抖动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频繁发生并伴随如白天极度困倦、呼吸暂停等表现,可能提示睡眠障碍,如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或睡眠瘫痪综合征等。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现象无需特殊处理,如果想减少其发生,可以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减轻压力以及均衡饮食。如出现持续性或明显加重,建议检查排除潜在病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