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昼夜节律紊乱
昼夜节律是控制睡眠和觉醒的内在生物钟。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昼夜节律往往有所紊乱,导致清晨时负面情绪更加明显。褪黑素分泌异常可能打乱身体的生理调节,使早晨更容易感到情绪低落。
2.皮质醇水平升高
清晨是人体皮质醇分泌的高峰期,皮质醇是调控压力反应的重要激素。皮质醇过高可使人产生焦虑、不安或抑郁感。在某些心理状态下,早晨皮质醇的高峰可能被进一步放大,加剧情绪波动。
3.睡眠质量问题
睡眠不足或睡眠片段化会直接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例如血清素和多巴胺的缺乏,可能导致早起时缺乏动力和愉悦感,甚至感到身心俱疲。
4.心理暗示效应
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或潜在负担的预期,如工作、学业、家庭事务,可能形成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暗示,使人早晨一睁眼就感受到情绪上的沉重。
5.环境和生活习惯
环境光线不足、空气质量差或室内不通风可能间接加重晨起低落。同时,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或饮食不均衡会影响体内能量代谢,增加情绪不稳的可能性。
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改善睡眠环境及管理压力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现象。如果晨起抑郁持续时间较长并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